色男人色天堂,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3,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不卡,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麻豆一卡二卡

18028748540

當前位置:首頁  >  技術文章  >  哪些材料容易發生漏電起痕?

哪些材料容易發生漏電起痕?

更新時間:2025-09-20  |  點擊率:32
材料是否容易發生漏電起痕,核心取決于其抗漏電起痕能力(由化學組成、表面特性、熱穩定性等決定),通常用相比漏電起痕指數(CTI,Comparative Tracking Index) 衡量(CTI 值越低,越易發生漏電起痕)。結合 IEC 60112 標準及實際應用場景,以下幾類材料因自身特性,屬于漏電起痕高風險材料:

一、低 CTI 值聚合物材料(CTI<400V,核心高風險類別)

聚合物材料因分子結構易受電化學侵蝕(如高溫下分解生成導電碳化物),且表面易吸附電解液,是漏電起痕的主要發生載體。其中,低 CTI 值聚合物(2 級抗痕性,CTI 100V-400V)最易發生起痕,具體包括:

1. 未改性通用塑料

  • 聚氯乙烯(PVC)

    含氯元素,在高溫和電場作用下易分解產生 HCl(氯化氫),加速材料老化脆化;同時,PVC 表面極性強,易吸附濕氣和污染物形成電解液,CTI 值通常為 250V-350V。常用于低壓電線絕緣層、普通電器外殼,在潮濕環境(如浴室電器)中易發生起痕。

  • 聚乙烯(PE)、聚丙烯(PP)

    分子鏈為非極性結構,表面疏水性較強,但純 PE/PP 熱穩定性差(熔點約 100-160℃),在漏電起痕的局部高溫(可達 200℃以上)下易熔融、碳化,形成導電通路,CTI 值約 300V-400V。多用于管材、簡單絕緣件,在戶外高污染環境(如粉塵較多的車間)中風險較高。

  • ABS 樹脂(丙烯腈 - 丁二烯 - 苯乙烯共聚物)

    含苯環等芳香族結構,高溫下易分解生成碳化物;丁二烯組分的存在降低了材料的耐候性,表面易老化粗糙,吸附污染物,CTI 值通常為 200V-300V。廣泛用于家電外殼、電子配件,若長期暴露于高濕環境(如廚房、地下室),起痕風險顯著升高。

2. 含弱鍵或易分解基團的工程塑料

  • 聚酰胺(PA,尼龍)

    分子鏈含酰胺鍵(-CONH-),易吸水(吸水率 2%-10%),導致表面絕緣電阻下降;吸水后材料膨脹,表面易形成微小裂紋,電解液易滲入并引發電化學侵蝕,純 PA6/PA66 的 CTI 值約 250V-350V。常用于機械部件、接線端子,在潮濕且有粉塵的工業環境中(如紡織廠、食品加工廠)易發生起痕。

  • 聚碳酸酯(PC)

    分子鏈含碳酸酯鍵(-O-CO-O-),在紫外線、高溫或酸性電解液(如含 SO?的工業廢氣形成的酸霧)作用下易降解,表面產生微裂紋;雖透光性好、沖擊強度高,但 CTI 值僅約 280V-380V,純 PC 制成的戶外燈具外殼、電氣蓋板,長期使用后起痕風險較高。

3. 未添加抗痕劑的阻燃塑料

部分塑料為滿足阻燃要求添加溴系阻燃劑(如十溴二苯醚),但未配套添加抗痕劑(如三聚氰胺氰尿酸鹽、二氧化硅),反而會降低抗痕性:
  • 溴系阻燃劑在高溫下可能分解產生導電離子,加速電解液導電性;

  • 阻燃劑分散不均時,材料表面易形成局部薄弱點,電流集中引發起痕,典型如阻燃級 ABS(FR-ABS,未優化抗痕性),CTI 值可能降至 150V-250V,易在高壓低電流場景(如電源適配器外殼)發生起痕。

二、表面易污染或結構疏松的無機材料

無機材料(如陶瓷、玻璃)通常化學穩定性高,抗痕性優于聚合物,但表面狀態或微觀結構缺陷會使其成為起痕高風險材料:

1. 低致密度陶瓷

  • 普通氧化鋁陶瓷(Al?O?含量<90%)

    致密度低(<95%),表面和內部存在大量氣孔,易吸附濕氣、粉塵和電解液;氣孔中的電解液形成 “微電池",引發局部電解反應,導致陶瓷表面離子流失(如 Al3?溶解),形成導電斑點。雖 Al?O?陶瓷本身 CTI 值可達 600V 以上,但低致密度產品(如廉價絕緣子、陶瓷基片)的 CTI 可能降至 400V-500V,在鹽霧環境(如沿海地區輸電線路)中易發生起痕。

  • 滑石粉填充陶瓷

    為降低成本添加大量滑石粉(Mg?Si?O??(OH)?),滑石粉易吸水且耐酸性差,在含工業廢氣的環境中易被侵蝕,導致陶瓷表面形成導電層,抗痕性顯著下降。

2. 表面未處理的玻璃材料

  • 普通鈉鈣玻璃

    含大量鈉離子(Na?),表面易形成水膜(因玻璃極性強),鈉離子在電場作用下易遷移,增強電解液導電性;若表面未做涂層處理(如硅烷化、氟化物涂層),且長期暴露于潮濕粉塵環境(如實驗室玻璃器皿、戶外儀表視窗),易發生漏電起痕,CTI 值約 350V-450V。

  • 玻璃纖維增強塑料(FRP)

    雖玻璃纖維本身抗痕性好,但樹脂基體(如不飽和聚酯樹脂)多為低 CTI 材料(200V-300V),且纖維與樹脂的界面易存在縫隙,電解液滲入后引發界面腐蝕,導致整體抗痕性下降,常用于通信天線罩、戶外支架,在高濕高污染環境中風險較高。

三、表面易形成導電膜的金屬基絕緣材料

部分材料以金屬為基底,表面涂覆絕緣層,若涂層存在缺陷,易成為漏電起痕的 “薄弱環節":

1. 絕緣涂層缺陷的金屬部件

  • 涂漆金屬外殼(如冷軋鋼板 + 醇酸漆)

    醇酸漆等普通涂料耐候性差,長期暴露于雨、雪、紫外線后易老化脫落,露出金屬基底;涂層若存在針孔、劃痕,電解液會滲入并與金屬(如鐵、鋼)反應,形成導電的金屬氧化物(如 Fe?O?),加速起痕,常見于戶外配電箱、老舊設備外殼。

  • 陽極氧化鋁合金

    陽極氧化膜(Al?O?)本身抗痕性好,但膜層厚度不足(<10μm)或存在微孔時,電解液易穿透膜層與鋁基體接觸,引發電化學腐蝕,形成導電通道,多用于散熱器、外殼部件,在潮濕且有腐蝕性氣體(如化工園區)的環境中易起痕。

2. 導電填料過量的復合絕緣材料

  • 導電填料改性的電磁屏蔽塑料

    為實現電磁屏蔽,添加炭黑、金屬粉等導電填料,若填料添加量接近 “滲濾閾值"(如炭黑添加量>15%),雖未導電,但會形成 “導電網絡雛形",電解液滲入后易導通電流,CTI 值可能降至 100V-200V,屬于風險材料,常見于通信設備外殼、屏蔽罩。

四、核心總結:材料易起痕的共性特征

通過上述分類可見,易發生漏電起痕的材料普遍具備以下共性:
  1. CTI 值低:CTI<400V(IEC 60112 標準中 2 級抗痕性及以下),抗電化學侵蝕能力弱;

  2. 表面易吸附電解液:極性強、親水性高(如 PVC、PA),或表面粗糙、多孔(如低致密度陶瓷),易形成穩定的導電液膜;

  3. 高溫下易分解 / 碳化:分子鏈含弱鍵(如 PVC 的 C-Cl 鍵、PC 的碳酸酯鍵),或熱穩定性差(如 PE、PP),局部高溫下易生成導電物質;

  4. 存在結構缺陷:如涂層針孔、陶瓷氣孔、復合材料界面縫隙,為電解液滲透和電流集中提供通道。

因此,在高濕、高污染、高壓等場景(如戶外電氣設備、工業控制柜、新能源汽車高壓部件),應優先避免選用上述材料,或通過表面改性(涂覆疏水性涂層)、添加抗痕劑(如三聚氰胺衍生物)、優化結構設計(增大爬電距離)等方式提升其抗痕性。


掃碼聯系我們

服務熱線

15018538692

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松崗沙江路162號佳裕產業園1棟9樓

913995312@qq.com

Copyright © 2025深圳市奧德賽創精密儀器有限公司版權所有    備案號:粵ICP備2023086123號

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    管理登錄    sitemap.xml


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碌曲县| 河源市| 色达县| 平泉县| 巴青县| 海宁市| 揭东县| 乳山市| 无棣县| 临城县| 梅州市| 望城县| 万州区| 澄城县| 砚山县| 岳西县| 当阳市| 洛南县| 攀枝花市| 富顺县| 岳阳县| 肥西县| 抚松县| 安乡县| 时尚| 常熟市| 徐闻县| 米脂县| 大悟县| 金溪县| 刚察县| 巨野县| 改则县| 金沙县| 民乐县| 阿勒泰市| 全椒县| 乐清市| 沙湾县| 朝阳市| 阳西县|